# 三、主动放弃部分安全感

# 关键词: 人生枷锁、安全感,长期深入思考

对于我们人来说,不能集中注意力,长期深入思考,最终则可能导致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没有人能够一开始就做好。进步的前提是你敢于迈出第一步,而不是总担心,自己这一步迈得漂不漂亮。

Robert Greene在《Master》中有关这样一段论述:

几乎所有的低级动物的双眼都是长在两侧的。它们没有视觉盲区,它们可以同时看到上下左右前前后后……

这样的配置的副作用在于它们没办法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某一处,没有办法仔细、长期观察任何一点,于是不可能有深入思考,长期思考,于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从未有机会发展出大脑皮层……

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因为对它们来说,生存貌似更重要,于是,它们演化出来的是更为强大的繁殖能力。

大多数人是这样的:

时时刻刻关注身边所有可以被关注的东西,而且非常害怕竟然有被自己漏掉的。

我不知道大多数人是怎样的,但我知道我自己:“一有风吹草动,顿时草木皆兵”。

在学校时,每当老师要提问时,仿佛自己的身体“冻结”了,老师的一举一动都让自己一惊一乍的,害怕老师提问。

工作时,如果周围有领导在说话,自己的注意力就马上去偷听领导说话了,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听"Spiral Universe VI"这首音乐,相当于降噪吧,听不到别人的讲话,自然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做事了。


你做什么事情最没有安全感?

小学、初中、高中,在学校里,我是没有安全感的,上课不想让老师提问,不善与人交流,并且身体并不强大。可以说,这些年来,与人交流方面,自己是没有安全感的。

别人根本不在意你,我认为这是真的,每个人是以自己为中心的。

曾经做过一个思想实验:"灾难来临时,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他人的生死也许没有那么重要"。

你在意他人吗?

不在意他人,我是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在今天看来,就是“表现型人格”。

我不应该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可生活在社会上,每天都与人交流,听到流言蜚语是正常的,每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符合”表现型人格“的时候,要挣扎,要努力挣扎,去摆脱”表现型“人格,去做一个“进取型”的人。

你每天刷微博、抖音、朋友圈的原因是什么?是无聊的原因吗?

万维钢老师说,刷微博等这些操作肯定不是休息,首先要把休息排除。

想通过刷视频来打发掉时间。

如果刷微博只是因为无聊,其实是可以不看的,因为还有其他有趣的事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的内心一直告诉自己,刷微博可以得到很多知识,但仔细想想,从上面得到的知识的密度是非常低的,这种舒适的“学习”的方式,是无法让自己高速成长的,甚至,是无法成长的。

娱乐新闻具有时效性,抖音短视频可以随时发视频,微信公众号每天最多发一次,书籍是好几年才修订一个版本,这样来看,读书获取到的内容的是最不容易贬值的,如果一本书是一本长销书,那一定值得读,还是那句话,刷抖音,不值得。

我刷微博朋友圈抖音,就是害怕自己错过重要的信息,认为不从上面得到一些知识真是可惜了。

股神巴菲特一直用的是非智能手机,最近库克送给他了一部iphone11,巴菲特也还只是把它当做普通的通信工具用。

还有,《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也认为报纸毫无价值,从不看报纸,那他们错过重要信息了吗?肯定没有啊,有什么重要的信息错过了会让自己万劫不复的地步?最近的新肺炎可能算是一个,这是百年不遇的流感啊,这是会威胁到你自己生命的,这种危及生命的信息,不应该从娱乐媒体获得,而应该从专业的媒体,比如"财新App"获得。

回到今天的话题,自己刷微博,看娱乐视频,是想从中获取的一些知识的,但是,获取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并且是不连贯的,副作用很大,不刷微博、看娱乐视频,总感觉失去什么,这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吧,其实,放弃部分安全感是值得的,把省下的时间,去系统的学习知识,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李笑来说得好:”与其花时间去搜集马上变质的谈资,不如把注意力花在保质期长且能够增值的知识上。“

今天你看了一个明星八卦,下周估计就不能再聊这个话题了。如果你这周花时间看完了一本好书,别说下周,就算是明年,你照样可以拿出来和大家讨论里面的内容。

其实,刷微博、抖音,是可以在周日去做的,留出固定的两三个小时,还是可以的。


有时候想拼命的学习,学到凌晨2点多,等到了第二天,无法按时起床,由于睡眠不足,没有足够的精力,所以,最终还是无法成长,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你得行动起来,去做事情,去主动做一些事情,这样获得的是内啡肽,如果你被动的去刷抖音,你获得的是多巴胺,会对你产生依赖,这就是“毒品啊”。

在读李笑来老师的文字的时候,有一种动力,去做正确的事情,如果某一天堕落了,那就回过头够了继续读李笑来老师的文字。

与其羡慕别人的生活,不如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李笑来

关于追求安全感,李笑来说:

绝大多数人是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的,他们时时刻刻被身边发生的一切吸引(或者,称为“分神”),他们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深入长期观察、深入长期思考——这不一定是他们的本性,这只不过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生存这种模式有什么局限——他们就像那些动物一样,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激荡三十年》:

处心积虑地弄到铁饭碗最终却不得不下岗的,

不惜调用两三代人的积蓄买个不动产称为房奴的,

害怕不稳定所以甚至不惜以自杀逼自己的家人绝对不能创业的...

太普遍了。

关于吃亏,李笑来说:

那些不在意吃点小亏的人,其实捡了便宜——因为他们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这些鸡毛蒜皮上,他们有更要紧的事情去做,更重要的问题要解决。

# 其他:

曾经想读一篇李笑来的文章就做一下笔记,现在,由于有其他更重要的内容要做,学习vue,所以到周六也没有完成之前三天看的笔记,今后,希望可以按照原计划,周一周二看第一篇,周三看问答1篇,周四看问答2篇,周五看问答3篇,周六看总结篇,周六或周日发表到自己的博客上,对于有意义的事情,贵在坚持,不好的事情可以放弃。

不看娱乐新闻,每当看到后然后就马上转移注意力,这种挣扎是必要的,人生不是每天都顺顺利利的,小摩擦是经常发生的,按照万维钢老师的说法,就是你得斗争啊,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痛苦的,学习新的知识,你是在学习区,不舒服是正常的,但是,一旦学会了这项技能,应用到工作或生活中,那就是在生活区,是非常舒服的,并且,自己会得到好的称赞。

看到很多人都想从微信或微博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但是从微博上获取的知识的知识密度是非常低的,没有营养,必须荤素搭配。

没有人能够一开始就做好,你所看到的某人能够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好,那一定是假象,理性分析就会发现,如果那人停止了成长,那“天才”就会被超越,如果那人没有停止成长,那他一定是在默默的成长,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

像大多数人一样,只有持续的做自己不会的事情,才会把事情做成。

何必流浪说:

曾经也沉迷于“安全感”,想要所有人都认为我好,想要一个安全的工作,想要一个安全的收入,自己把自己囚禁起来,每天就只剩患得患失。自从跑来大城市,自从撇下从前的自己,发现世界这么奇妙。

李笑来回复:

从某种程度上,“来到大城市”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后台有非常多的朋友留言说,自己一直希望能够去大城市闯荡一番,但是一直没有勇气,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小城市通常意味着更熟悉的环境,更少的变化,更稳定的状态。当然还有更少的资源和机会。

很多时候,住在大城市本身就已经有非常大的意义了。

现在通讯发达,你能看到更多来到大城市、没有被淘汰并且活的很好的朋友。

change说:

微博、微信等作为社交工具虽然会让生活充斥各种垃圾信息,分散注意力,但是这些也是搜集有用信息的渠道,静音甚至关机是否有封闭自己的嫌疑?

李笑来回复:

其实按理来说,听路边下棋的老大爷聊天,也是可以有所收获的。就像一块不走的表,一天也有两个时刻是准确的。

但是没人会为了搜集咨询而去找下棋的老大爷,也没有人会戴不走的表。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搜集有用的信息,而是在时间和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搜集有用的信息

上面举了两个极端的例子,无非是想说明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度”。微信、微博只是工具,关键在于你的微信和微博质量如何。

如果你的微信和微博已经被垃圾信息攻占,那就不妨换一个更好的信息渠道。为了获取一两点有用信息,而忍受噪音困扰,这本身就有悖于我们重视“注意力”的原则。

关于读书,李笑来说:

读书的目的:学以致用。

与其想着如何做到过目不忘,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应用到读到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

一年哪怕只读一本书,也要让这本书的内容结结实实地提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只为了多一点谈资或者阅读清单上多一个书目。

你的银行被划走说:

通过半个月的学习,自己的注意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几天微信群、QQ群、微博充满了王某某的段子,每当不经意瞥到时,我会马上移开视线避免被它吸引而产生卡下去的冲动。

李笑来回复:

这种挣扎的过程是必要的,而且是每个开始重视注意力,小范围放弃安全感的人的必经之路。

开始的时候你会忍住不去点开的冲动,反复地告诫自己不要浪费注意力。渐渐你就会发现这个过程越来越轻松,你要提醒自己的次数也会慢慢减少。

这说明这些一再被践行的思想,已经开始在你的大脑皮层中形成了新的沟回,而你最终会将它变成一种本能。

到那个时候,即便你瞥到了类似的信息也会非常淡定。因为你不光已经爬出了凑热闹的坑,更重要的是你已经体会到了放弃随大流之后,给你带来的好处。


# 经典留言:

留言01:

朱毅鑫说:

呃,老师点到了我的痛处,我好像一直没有安全感,不能信任任何人,所以和谁都谈不上深交,父母经常都要求我要学会交际,可是我一直很排斥,感觉很累,我只想一个人待着,谁也不妨碍谁,社交就是人生中最重的枷锁。

zhanyd回复:

不爱说话,很大原因是怕说的不好,说错话被别人笑,放弃了这种面子的安全感,就可以大胆说话了。

留言02:

卓方谊说:

每天都花费注意力去浏览各方面的新闻就算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吧?怕人家都知道的事情自己尽然不知道😭!实际绝大多事所谓的大事和自己毛关系都没有,更不用说有助成长了。

人生最重的枷锁应该算是太注重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吧。

小包子回复:

人生中最重的枷锁应该是太注重别人怎么看待你自己吧!

社交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而把时间花在自己身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反而最有安全感,当我们真正有了能力,反而能吸引更多优质的社交资源。

留言03:

福禄如东海说:

曾经的雄心壮志因为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回到二线城市当了一个公务员,又因为听从父母的建议而匆匆谈了对象结了婚,又因为听从父母的建议抓紧要了孩子,过上外人看起来安逸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旁人看起来我是幸福的,有幸福的家庭,漂亮的老婆,聪明的孩子,有房有车,工作也很顺利,年纪轻轻做到了中层......

在世俗的眼光里,我的生活可以被称为完美,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些并不是我想刻意去追求的,我内心深处的不甘,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悲鸣!

多少次提出来要读书深造,都被老婆以家庭的理由给阻拦了,14年曾准备去深圳找同学做点事情,而且连房屋的首付款都筹备好了,又被老婆软磨硬泡地拖延了,16年再去深圳的时候,我的首付已经无法首付了......

多少次准备辞职去做律师或者法务,也因为顾虑老婆追求的安稳而把那颗驿动的心强按了下来......

前几天看新生大学的订阅号分享关于辞职的问题给我不少感慨,我觉得自己是时候告别这种安逸的生活了,我也与家人达成了共识,我已经开始着手英语的学习,我已经下定决心去国外读MBA,给自己的人生一次重新洗牌,我知道这很难,一个而立之人自废武功去重新闯荡前途未卜、野兽强盗丛生的江湖,但是我确信,只要走上这条路,即使我死了,我也很甘心,如果所幸我还活着,我会活得更开心……

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再举两个真实的例子:我有个师妹,化妆水平很高,曾经是影视方面的跟妆,给不少大明星跟妆,但是她妈想她找个正经工作,结果她进了电业局,每每谈起我都为她惋惜,她都是淡淡地一句:我不想让我妈不开心;

我还有个同事,在加拿大留学,而且考上了研究生,但是她妈妈想让她回家有个稳定的工作,结果她放弃了读研回来了,似乎工作也并不开心,多少次说起,她都是很无奈的说:我妈想让

留言04:

石又兮说:

我一直不能放弃的安全感就是国企的工作,从小到大,我母亲致力于让我相信自己就是个loser,我也相信了,我离开单位找不到好工作。

笑来老师提到鼓励是很稀缺的东西,我认同,我成长过程中获得得鼓励极少,大部分是否定和谩骂,我知道是一些概念限制我,也有自己实力的原因。

目前,我能做到的就是致力提高自己的实力,同时学习心理学助人自助。

今天,笑老师开了一个新观点,信任和合作,我没想过这方面,一直以来我都是单打独斗,也许这也是条新的路,也许我可以借下力。尽管我母亲常说,没人可以帮我们,我想也许这个咒语可以解除了,因为我强大以后,我可以回报他们,信任和合作是可以实现的。

留言05:

我勒个去说:

试过放弃安全感,有段时间每天都要一起来刷上一个小时新闻板块,结果每次搞完都好累而且时间超支严重又没收获,但又觉得不做就是和世界脱节,后来因为工作忙有段时间根本没空专门去看,结果是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任何重要的事情都会能知道,大量杂新闻知道或不知道并没有什么具体影响。

留言06:

天天向前说:

人生最重的枷锁是追求100%的安全感,我所追求的安全感貌似不同:把自己过度包裹保护起来。比如,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告诉朋友自己的事情和想法,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事情,内心里是害怕被笑话,被攻击。导致的后果是不喜欢社交,不容易结交新朋友,基本没有很深交的朋友。甚至在网上,在这里留言,都不愿意说出自己的信息。不知道这是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其实我内心里是很渴望交流,很渴望更多更深交的朋友。不知道笑来老师能否有时间点拨一下?

蓝海回复:同上!

奔跑回复:同上。

读古今书@友天下士回复:哈哈,同道中人

袁放回复:俺也一样

RuiJie回复:彼此彼此

feel回复:同上

留言07:

wli说:

昨天有一个可以跟公司高层互动的机会,可是我因为担心自己表现不够好,跟领导说有事就撤了。

回到家看到讨论的话题,顿时觉得自己被安全感绑架了。总是期待准备到足够好再上场。而工作这么多年了,却从没准备好过,所以,其实我是缺乏迈出第一步的勇气,事后想想总是各种懊悔。

希望下一次有提升自己机会的时候能够勇敢一点,放弃一小丢的安全感,拥抱更大的世界。

留言08:

贞说:

明白了注意力的重要性,但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还是有那么些时候,会被惯性打回原形,依旧存在该堕落的时候堕落,看着那些流逝时光中的自己,真的好可怕。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严重拖延症状况下总是在无限推迟,对自己的承诺从未实现过,哪怕是对于一天任务完成的承诺都没有,对这样的自己甚感厌恶。

李笑来回复:

慢慢来,要对自己有耐心

留言09:

问云说:

看到大家的留言都很精彩,感觉自己思考的还没有那么深刻,也感觉写出来没有意义,今天终于迈出这一步,一句话:概念更新,清洗大脑,虽然还会掉坑里,但有笑来老师,有每天的提醒,都会思考醒悟,减少掉坑时间!

李笑来回复:

不要和别人比,记录是为了自己成长。

留言10:

本时明说:

坦白地讲,在订阅“财富自由”专栏前几天我刚刚申请离职,从毕业到现在做了六年的IT,做到现在的小leader。我开始睡不着、开始越来越严重的困扰,觉得人生太过于苍白了,想在人生道路上画上几道彩虹。

回想过往一直妥协的路,说到底就是为了心理那点可怜的安全感,这真是人生中不敢跨进未知、害怕犯错最大的枷锁。

留言11:

叠叠不休说:

我昨天看到一个句子,你什么都只会一点儿,那你得多平庸?我心里深深触动,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懂的东西很多,用了很多时间来充实自己。我在慕课上面学习了很多课程,可我学完才发现自己并没有掌握一些知识或者重要技能。甚至自己和没有学过的人也差不多。我渐渐明白,要投入一个领域就要专供,而不是涉猎,而不是白白的去寻找免费的或者公开课!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给自己造成一个幻觉,多了就是渊博。

张萌回复:

多没问题,只是质量和效率问题,知识是个体系,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存在。当然首先重要的是要打造核心竞争力,那是需要“一万小时定律”来打磨的,那也离不开“多”,只是这个“多”是围绕核心去开枝散叶的。

留言12:

张萌说:

学习致用,对自己没能用上的知识好比家里存储的垃圾,人的精力时间和存储空间是有限的。另外,只有反复使用过的知识才能进入自己的潜意识,形成本能,那才是自己的“知识”。

留言13:

黑客帝郭说:

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就明白: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这种郁闷在与友人交流时被安慰要厚积薄发。于是以这个借口厚积了11年。直到遇上一场意外变故,才下定决心从原单位解放出来!

虽然这中间有自己倾向性选择的成份,但若是没有这场变故不知道自己还将以厚积薄发为借口而继续蹉跎多少年,抑或是直至终老?出来以后才知道自己因为所谓稳定而固守的东西是多么的一文不值。才明白自己因为追求安全感而裹足不前是多么的可笑。现在感觉自己解放了,对!是解放了!

虽然人至中年,但犹时未晚。看到留言里有因为年龄而瞻前顾后的朋友,故把自己的经历呈现给大家,供大家多个参考。

留言14:

ing说:

最近把正念运用到注意力和安全感上觉得还挺有收获的。作为一个年轻人,想快速成功,想快速赶上别人,想在深圳买房,总是在忧虑未来过得不好被人嘲笑怎么办,但是转念一想忧虑只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只会让自己更没安全感。所以每次瞎想的时候,就提醒自己,哦我正在工作,正在听歌。规划好自己的时间,然后专注于每个时间就好了。

留言15:

Fabulous说:

我们为什么总是过分的追求安全感,为什么那么害怕失败,让我联想到之前笑来老师提到的“表现型人格”和“进取型人格”,如果注意力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上面,那么就较为害怕失败,如果注意力在自己的收获上面,那么对与暂时的失败,也不会那么恐惧。

留言16:

笨笨在学习说:

不管在家在公司,大家都会觉得我很傻,不爱说话,不合群,很多他们觉得世故或潜规则的道理我都不懂。但是结果呢,我应该是我一大家子所有孩子里面挣钱最多的,老家房子也是盖的最好的,在公司也拿了很多次优秀员工。就像文章说的,因为精力有限,我只能做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其他的事情我从来不care🐯

留言17:

谢静说:

现在人生的状态:1、离婚了,带着儿子。2、失业了。3、因帮助前任老公而欠债。现在停下来,想想清楚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但是头脑里还有个声音你现在应该立马出去工作,因为你要生存你要养儿子。可是自己在三线城市从事了十几年的房地产销售工作,也没那么出色,自己认为这份工作不是长久之道,但又不知道要做什么。以前讨厌写东西,现在强迫自己写起来,正好在理理自己的思路。让自己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不要每天在家以照顾儿子的名义让自已消沉。